6月19日7点06分,东光县第二中学七年级十五班,教室里一片欢呼,一群激动的孩子围着拄着双拐的郭丽老师,七嘴八舌地问着:
“老师,脚还疼吗?”
“老师,范大勇3天没来了!”
“老师,胳膊酸不酸?”
“老师,想死我们啦!”
“老师,您快坐椅子上吧!”
……
看着孩子们那一张张关切、焦灼、激动的小脸,撑着双拐的郭老师视线模糊了,她的心也沉静了下来……
似乎,对这群孩子的关切与牵念,只有呆在这个长方形的教室里,她的心灵才有着真正的安静与踏实!
6月5日,郭丽老师在赶去上晨读的路上不慎从4楼摔了下来,造成了右足跟骨撕脱性骨折,大夫要求打石膏固定,至少休养三个月!
当时正值期末,看着紫肿的脚掌,忍着撕心的疼痛,郭老师心如刀绞:课程怎么办?学生怎么办?我们班的范大勇可是刚刚跟上队呀,这个时候我怎么能掉链子呢!一连串的问题在她脑子里盘旋。
“大夫,明天能不能上班?”
“大夫,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最快好起来?”
“大夫,我是班主任呐……”
“大夫,有偏方吗——好的快的那种?”
“你说说,我咋这么不小心呢!”她机关枪似的问着主治大夫。
当大夫板着面孔告诉她,最少要在家里休养一个月,郭丽老师彻底绝望了。
去不了学校,郭老师就绞尽脑汁在家了解孩子们在校的学习状态:她每天嘱咐同班的老师,把教室监控打开,关注孩子们的上课情况;她担心孩子们英语课程落下,每天下午自习课让班长小测,晚上批阅,第二天让儿子捎回学校!
尽管如此,郭老师还是不放心,她还通过微信和家长沟通,了解班级各个学生的动态。家校联动,这才让郭老师稍微安心在家养病。
“郭老师,我是大勇妈妈,您在家养病,本不想打扰您,可是,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办了!这是大勇发给我的信息,‘妈妈,这是第2天了,我不想上学,别人不了解我,大家瞧不起我。郭老师,她是了解我的,可是,她病了……’”
看到这,躺在床上的郭丽老师再也躺不住了,一下子坐了起来,只有一个念头:我得去学校!
大勇是留守儿童,妈妈常年在外打工,他一直是奶奶照顾,性格有点自卑,但在郭老师的帮助下,孩子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郭老师让大勇感受到了缺失的关爱和母爱,但郭老师一生病,孩子就又有了一种被抛弃的感觉。为了孩子,为了班上的学生,郭丽老师拖着受伤的脚掌又去上课了。
透过明净的窗子,我们可以看到人生一种别样的美丽:郭老师左臂弯撑在一支不锈钢拐上,身体左倾,握住拐柄的左手青筋蹦出,努力地承载着大半个身子,右膝跪在一把椅子上,吃力地写着黑板书。
课上,在她声声铿锵有力的领诵中,能听出十几天来,郭老师积攒下来所有的愧疚、惦念、关切、力量……
此刻,这声音仿佛幻化成了一种师者的精魂:是牵念,是责任,亦或是传承!
教师承载的是未来,是希望,是人们渴盼的辉煌!
其实,在县二中这所不足三万平米的校园里,像郭丽老师这样心系孩子,情牵校园,把教育教学当成人生崇高事业的老师,还有很多很多:子宫肌瘤切除不足11天,捂着刀口讲课的赵淑萍老师;腺肌症手术20天,匆匆赶往校园的张新荣老师;腱鞘巨细胞瘤术后,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的李静老师;产后30天,放下孩子,冒着春寒走进校园的吴海燕老师……
她们都在用顽强的生命力默默地演绎着一个普普通通二中人的师者情怀!
她(他)们是二中的脊梁,是东光教育的脊梁。
正是有了这许许多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老师们,东光二中才有了今天优异的成绩。
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有了这些坚实的脊梁,我们的明天将会更加加美好!
东光教育的明天将更加辉煌!